陸游二十歲(紹興十四)與唐婉結合,不料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,引起了陸母的不滿(女子無 才便是德),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,雖種種哀告,終歸走到了"執手相看淚眼"的地步,孰料,緣深情淺的這一對戀人竟在紹興二十年,與城南禹跡寺的沈園意外邂逅,陸游 "悵然久之",於沈園內壁上題一首《釵頭鳳》,滄然而別。唐婉讀此詞後,和其詞,不久即郁悶愁怨而死。此後,陸游北上抗金,又轉川蜀任職,幾十年的風雨生涯,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,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,重游沈園,看到當年題《釵頭鳳》的半面破壁,事隔 四十年字跡雖然已經模糊,他還是淚落沾襟,寫一首詩以記此事,詩中小序曰︰"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,四十年 前嘗題小闋壁間,偶複一到,而園主已三易其主,讀之悵然",在詩中哀悼唐婉︰"泉路憑誰說斷腸?斷雲幽夢事 茫茫。"後陸游七十五歲,住在沈園的附近,"每入城,必登寺眺望,不能勝情",寫下絕句《沈園》︰"夢斷香消 四十年,沈園柳老不吹綿,此自行作稽土上,尤吊遺蹤一泫然",就在陸游去世的前一年,他還在寫詩懷念︰"沈家園裡花如錦,半是當年識放翁,也信美人終作土,不堪幽夢太匆匆﹗"這是一種深摯無告,令人窒息的愛情,令人垂淚,而垂淚之余,竟有些嫉妒唐婉了,畢竟,能在死後六十年裡仍然不斷被人真心悼念,真是一種福祉。
釵 頭 鳳
http://blog.xuite.net/formosan987/ocean/4820848?bid=161568
城南禹跡寺的沈園照片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3zFSg_.FERl54NHvJeYYqwI-/article?mid=1899
影音分享-包美聖-釵頭鳳 http://mymedia.yam.com/m/2215454
中原古音 : 台語詩詞
http://www.nme.com/awards/video/id/VZM71IFuOeo (可以瞭解古代詩詞韻聲之美)
外國人的唐話為何不是現行之國語(普通話/北京話)? 那麼是啥??
日本江戶時代(明末清初) 之唐話為何不是 "北京口" ??
而是 "南京口、福州口、漳州口 "
葡萄牙 《羅明堅、利瑪竇〈葡漢詞典〉所記錄的明代官話》
明代官話 -> 洪武正韻 為何也不是 "北京話" ?? 而是 "南京話!!
韓國研究古代百濟漢文讀音也不是 "北京話" ??